齐鲁晚报网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王会广 通讯员 田慧敏
为进一步激发员工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,郓城农商银行在信贷投放工作中,按照银保监部门信贷投放工作“尽职免责”工作要求,贯彻执行省联社党委“123456”总体工作思路,坚定支农、支小的市场定位,以安全、高效做好信贷资金的运营,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,自2018年至今年7月末,累计尽职免责贷款377笔,金额4337.96万元。
建立“尽职免责”工作体系。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贷款尽职评议委员会,相继出台了《郓城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尽职免责实施细则》、《郓城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实施细则》等办法,有了落实“尽职免责”制度的依据。
建立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”的激励机制。一是明确了责任和义务、风险与担当,确保大胆放,又能收的回。二是对于信用贷款、保证贷款的投放,系统内率先提出了“三个真实”:“主体真实、资产真实、用途真实”;抵押类贷款符合“两个真实”:“主体真实、用途真实”,即使贷款形成风险,按照尽职免责办法给予免责,对于违法、违规发放的贷款,依法追究责任,有效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。
建立科学的“尽职免责”评价体系。一是风险贷款认定实行区域化管理,提高工作效率。把辖内39家支行划分为4个片区,每个片区分别设立尽职认定调查岗,对辖区内的不良贷款进行尽职调查;二是,制定详细的“尽职免责”工作方案,建立科学的认定体系,从贷款受理、调查、审查、审议、审批、放款、押品管理、贷后管理、清收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认定,让尽职认定贯穿到各个环节。三是认定公示。对贷款“尽职免责”评定结果进行公示,使尽职免责工作公开、透明,确保“尽职免责”工作的公平公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