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(记者刘柏煊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民政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发布《“十四五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》。这份重磅文件关注“一老一小”的服务供给,提出到2025年,进一步改善养老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的明确目标。业内人士解读,文件中释放出不少值得关注的政策风向与产业信号,其中包括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、鼓励托育服务机构“公建民营”等。
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,实施方案中提到,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,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。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、分布式、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,支持连锁化、综合化、品牌化运营。
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全国政协委员贺丹解读,在上面一系列表述中,“社区居家养老”以及“日间照料中心”是两大关键词,表明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将继续得到鼓励,居家养老中照料看护的难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破解。
贺丹说:“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,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,是
在产业界人士、北京长阳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看来,实施方案提到的“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”以及“提升服务质量”将为养老产业带来新的增量,也将使得产业发展更加有序。
闫帅说:“我理解的普惠性,简单来说,就是老百姓住得起的养老院,收费没有那么高,只有普惠,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养老问题。同时文件提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,比如居住环境、护理员水平的提升等,这样能促使养老机构实现良性循环发展。”
与养老服务相比,托育服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。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上,实施方案中提到,支持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建设,鼓励采取公建民营、购买服务等方式运营。
贺丹认为,明确提出鼓励“公办民营”和“购买服务”是一大政策利好,这也是借鉴了此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有益经验,将达到“一石三鸟”的效果。
她说:“
不少业内人士还注意到,本次实施方案中出现了一个相对较新的名词,那就是“儿童友好城市”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是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一大建设任务。
对此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解读:“这就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对人口友好、尤其是对儿童要友好。当中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,除了人们的这种友好态度以外,还包括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,比如儿童课外实践、科技体验活动场所设施建设,城市街区、道路以及学校、医院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等。这些都属于这种儿童友好城市或是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